网心云软件系列咱们就不说了今天只说硬件产品,硬件产品有哪些呢?网心云是干什么的呢?
对于我们,用句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,让家里闲置的带宽换点电费、电话费,当然这远远不够我们的开销。那闲着也是闲着嘛,何不换点零碎儿呢?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,当然我也不例外。从朋友推荐到现在已经很长时间了。具体多长时间,大家可以脑补。我相信我是有话语权的。也把我的体验,给大家分享一下,以供参考。
回归正题,看看网心云有哪些硬件产品?产品间的硬件基本参数又是怎样的?以及相应的产品在同等网络下,产生收益的演变过程又是怎样的?大家一定要注意,收益演变过程的深刻含义。是不是要参与到闲置换零碎儿的大军中呢?
【资料图】
我们一项一项的解开心中的疑惑。网信云发展至今,此过程中衍生了6代产品。分别是:赚钱宝1、2、3代,3代PRO、 OES、OEC。它们的硬件参数请看图,
其中 oec的处理器的型号,还是自己拆解后获取的。
这里一代二代咱们就不说了。因为他们的参数确实跟不上,当今网心云发展的节奏。 oes比oec推出的要早,Oes推出之后。3代及3代PRO,
收益的表现却大不如前。收益接近直线下降2/5.,比如说原先每台三米。现在只能收1.8米。3代及3代PRO虽然说都是USB2.0的,但理论上传输速度最高也能达到480Mb/s即60MB/s,配合自身的千兆网卡,运行起来也是能跟的上节奏。 OES收益表现呢? 在 Oec推出之后。 OES的收益也是在短时间内接近直线下降。下降幅度比3代及3代Pro还要大,收益值等于原来的2/5。比如原来20米,现在只能得到8米。以上都是根据我朋友及我所使用的情况得出的结论,如有相反或者特殊情况,请保留个人见解。
下面的一些数据不用考虑带宽因素,硬盘容量都是按官方建议配的,供大家参考,OEC再次推向市场时,受到过重挫的NAS小星及docker容器也再一次受到了洗礼。由原来的3.5米左右到如今的1米左右。3代、3代pro、OES、包括已在线的oec又被洗劫一次,据目前看oes稳定在了6米左右,oec稳定在了3米左右,3pro稳定在了1.8米左右,3稳定在了0.8米左右,有时候3代甚至低至0.3米。虽说是AI智能调度,我看人为干预因素比重也不少,这里懂得都懂。
在这里也给“网心大哥”提个建议,也不知能否顺达耳听,所有的市场发展都要遵循着供求关系的平衡,所提供的产品承载量不要过剩,过剩了就会导致下游的我们,收益越发的低,低的太可怜了,就没人玩了。也就进入了死循环,没人推荐了,没人在为产品买单了。当然承载量也是要有余量的,可供公司发展空间。当公司发展时遇到承载量不够时,公司可将提前做好的储备产品及时投放市场。下游的我们,感觉收益稳定可靠,才会及时补充硬件。让公司投放的产品,及时的被市场需求吸收掉。即保证了前者的稳定收益,公司也得到了发展所需的承载量空间,还留下了好的口碑。尽量让供求关系在平衡线上小幅度波动。这样才能更长久。
话题跑远了。咱们再说说:是否让家里闲置的带宽换些零碎呢?赚钱还是能赚点的,就是不多,在没有大功率耗电的平日里的,电费应该还是可以出来的,这里不主张另外办理宽带,如果家里真有闲置的带宽,也可以做适当的考虑。收益情况要根据实际情况定,我就不多赘述了。
你是不是对收益演变过程有同感?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