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,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。我坚信这句话没有错!
(资料图)
妈妈说:不要看和学习无关的书了,快点复习功课准备考试吧!我偏不!什么书算“和学习有关”啊?难道只是那些练习册?我的枕头下经常藏着一本我喜欢的课外书,每天不管作业写到几点,哪怕脑袋累得像灌了铅,临睡前我都要翻上两三页,这是我的必修课。古人说“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乏味面目可憎”,语言乏味我可以少说话,但我可不想变得太丑。我觉得这样随性所致的阅读能让我更好地放松身心,更快地进入甜美的睡梦中。尤其让人欣慰的是:我的作文水平不断得到提高,老师常夸我的文章思路开阔、选材广泛,我知道这得益于“我读什么书我做主”。
爸爸说:别看电视了,快做作业去吧。我偏不!我爱看《人与自然》,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;我爱看《百家讲坛》,它让我领略到了高山仰止的大家风范;我爱看《科学探秘》,它让我体会到了科技进步的力量。当然,我还爱看《赛场风云》《新闻联播》《军事天地》,等等。去年夏天,我还报名参加了江苏卫视的《一站到底》,居然战胜了三个成年对手,赢得了一部金立智能*!父亲节时我把它当做礼物送给了爸爸。爸爸高兴地咧开大嘴笑,我知道这也是得益于“我看什么我做主”。
同学们说:考场作文可不能说真话啊!说真话的作文太平淡,不轰轰烈烈,不会得高分。我偏不!为什么要说假话?编故事?作文不就是要展现自己真实的独特的心灵吗?说言不由衷的话有什么意思?难道千人一面的文章反而成了好文章?左丘失明乃着《春秋》,孙子受膑刑,兵法传世。古代能够流传下来的好文章,哪篇不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创作啊?
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,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。我仍然坚信这句话没有错!课外阅读、广泛涉猎、*情文,都是我的主张。我的语文我做主!
宋绍兴三十一年,金兵南侵。
一个年仅21岁的小伙子神情冷峻,他擦亮手中那把剑,剑锋所指,向北方!跃马扬鞭上战场,他组织两千人抗击敌军。转眼又一年,小伙子在金戈铁马中磨砺的更为刚毅,面对主将被杀、队伍溃散的烂摊子,年仅22岁的他不慌乱、不急躁,果断率领五十多人突袭几万人的敌营,把叛徒擒拿带回。一时间,小伙子声名鹊起,名重一时,年仅23岁的他被皇帝任命为江阴签判。
这是一段了不起的岁月,如惊雷,似狂飙,在别人还一无所有的年纪里,这个小伙子已用自己的战袍和武器护卫家国,也成就自己。他,就是辛弃疾,英雄就这样华丽登场。
但是,这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,辛弃疾忠而被诬,在许多呈送上来的证据面前,他没有辩解,“英雄已尽中原泪,臣主原无北伐心。”天地虽大,但容不下一个英雄;酒杯虽小,却能映五湖倦容。在一个阳光淡淡的午后,他擦一把泪,喝一口酒,轻轻叹口气:去上饶。
百炼钢化为绕指柔。心在战场的辛弃疾并不知道,他将牛气哄哄地创造中国词史的巅峰。
闲居的日子,是宁静的日子。春日的农村,一派生机勃勃,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”此时,他是否醉在了这闲适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呢?
闲居的日子,是诗酒的日子。雪后初晴,好友陈亮来访,两人在村前石桥上久别重逢,端起了酒杯。酩酊大醉的辛弃疾百感交集,面对好友不仅吟出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沙场秋点兵。”的豪放语,词作一路大刀阔斧,使人心潮澎湃。待到“可怜白发生”,一切又无影无踪,归于幻觉。
这也是一段了不起的岁月,辛弃疾站在中国词史的巅峰之上而不自知,此时的他,敛雄心,变温婉,成悲凉。
感谢这段了不起的岁月,造就了这样的英雄。英雄已逝,但浩然正气常在;诗酒味苦,但天地豪气永存。
标签:
标签: